close

html模版“互聯網+”:中國開啟第三種發展模式
“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瞭解的。”當代作傢周國平的這句話,用在“互聯網+”身上再貼切不過瞭。

3月5日、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提“互聯網+”,讓這一概念的熱度幾近沸點。“互聯網+”隨之成瞭各種論壇與業務探討的最熱話題。但是,不少專傢提醒,“互聯網+”不是一個標簽,也並非想加就能加。

專傢指出,德國依靠雄厚的制造業基礎,推行“工業4.0”戰略,美國立足先進的信息技術,實施“工業互聯網”戰略,而中國的“互聯網+”是要充分發揮人口紅利,並且包括體制、政策等因素。毫無疑問,要真正能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就一定要理解“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內涵以及未來走向。

1後發國傢的互聯網戰略

在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互聯網+”之後的第7天,阿裡研究院發佈瞭《“互聯網+”研究報告》,將“互聯網+”定義為以互狗飼料評價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

顯然,這是一個相當寬泛的定義。一份報告也不可能一錘定音,眾多專傢學者從更豐富的視角對“互聯網+”進行瞭解讀。

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認為,應從國際視角思考“互聯網+”。繼美國工業互聯網戰略、德國“工業4.0”戰略之後,中國推出可與二者“並駕齊驅的、並有超越之勢”的“互聯網+”行動計劃。

德、美兩國戰略近年來經常被媒體提及。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工業4.0”戰略。該戰略的目的是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在美國,這一概念更多地被“工業互聯網”所取代。盡管稱呼不同,但這兩個概念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將虛擬網絡與實體連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產系統。

“中國的‘互聯網+’是第三種模式。”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說,這是後發國傢的路徑、發展中國傢的路徑。

“互聯網+”還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中國如果整體設計得好,有可能在網絡空間裡掌握主導權,將技術創新轉換為行業規則和行業標準,“我們要把目標和重心放在未來時,爭取話語權,讓國外不僅僅看到我們的增速,還要看到中國有新的增長點,有新的增長引擎。”陳文玲說。

除瞭國際視野,對內而言,面對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互聯網+”被寄予厚望。有報道稱,國傢發改委目前正牽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計劃是國傢層面的頂層規劃。

與此同時,各地已經躍躍欲試。3月22日,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劉志庚透露,廣東將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以雲計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打造新產業、新業態,力爭立足珠三角,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寬帶的城市群。3月23日,河南省政府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互聯網+”在城市各個領域的應用。福建、天津等省市也有相應政策或舉動。

2“化學反狗鮮食應”加速進行

專傢學者指出,“互聯網+”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粘在一起,即,不是“物理反應”,而應該是“化學反應”。什麼是“化學反應”?呂本富給出的答案是:要素的重組。楊培芳解釋為: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經濟模式、產業結構。

鋼鐵行業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鋼鐵行業的互聯網化起步於2008年,那時的鋼鐵電商僅僅是一個銷售渠道。直到去年,鋼鐵行業漸漸摸到瞭“互聯網+”的本質。“鋼鐵產業平臺不是在幫你管倉庫,也不是幫你管信息,更重要的是為你提供金融服務,從信息服務轉向全產業鏈各要素整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黃麗華說。

鋼鐵案例恰恰反應出人們對互聯網認識的變化。新浪公司董事長曹國偉對過去20年有過精當的分析。第一個10年,互聯網催生瞭很多經濟,跟傳統行業共同生存、和平共處。在第二個10年,互聯網改變甚至顛覆瞭很多傳統行業,這種改變又可分為四個階段:先是使用互聯網進行營銷,後是渠道的互聯網化,再是產品的互聯網化,到今天,互聯網已經開始全面融入金融、教育、旅遊、健康、物流等傳統行業。

除瞭全面融合之外,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改造逐漸深入,正從銷售環節上溯到生產環節。就連看起來離互聯網比較遠的農業,也已經發生瞭“化學反應”。3月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目前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眾多公司已經開始在農資電商、農村互聯網金融、農業信息化三大領域加大佈局,農業產業從育種研發、生產加工到運輸銷售,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互聯網化。

當然,“互聯網+”在有的領域還沒有充分施展。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專傢陳新河認為,“互聯網+”先從技術依賴比較弱的領域開始,目前在中國基本是在服務業。

阿裡研究院院長高紅冰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互聯網+”比較容易突破的領域是:一、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領域,比如零售業、餐飲、物流行業﹔二、供需發生轉換、供大於求的領域,如果房地產供求發生反轉,也會加速互聯網化﹔三、問題較多、老百姓不滿意、信息化水平低的行業,比如城市交通、醫療領域。

3人口紅利繼續釋放

呂本富認為,中國的“互聯網+”是用戶導向的,不貴賓狗飼料推薦是生產導向的。也就是說,從消費者出發,重新發掘消費者習慣,以此重組核心技術。把中國的人口紅利發揮在互聯網上,就是“互聯網+”的中國路徑。“我們的優勢是體量大。”楊培芳說。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到2014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其中,網絡購物用戶3.61億。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升至55.7%,在全國居民中的滲透率也達到瞭26.67%。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中國如此龐大的網民數量,無疑為“互聯網+”的實現提供瞭巨大的消費市場。此外,移動終端設備價格更低廉、接入互聯網更方便等現實條件,為互聯網推廣工作提供瞭契機。

“互聯網+”以用戶為導向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一提到用戶導向,許多業內人士會提到小米公司,小米讓用戶參與研發,將用戶培養成粉絲的做法,已經成為眾多後來者效仿的模式。而傳統企業,也開始瞭用戶導向的探索。3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發佈瞭互聯網金融品牌和一批主要產品,用互聯網建設、通訊社交、直銷銀行三大平臺,將金融產品和互聯網因素結合起來,讓用戶自己選擇,使銀行的功能進一步提升。而多傢証券公司目前也在構建賬戶、打造平臺和整合產品上做出探索,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互聯網金融服務新模式。

就連“不能再傳統”的房地產行業,也積極進行著用戶導向的探索。萬科開發瞭APP,打造物業服務、社區交流與商圈服務平臺的O2O閉環商業。這一應用發佈後,萬科在上海、廣州、成都、天津與南京5城的物業招標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3月,淘寶網聯手方興地產在全國十大城市推廣房源“貨到付款”,讓消費者更長時間保有資金,同時獲得瞭更多的安全感。

4體制障礙正在清掃

3月20日,李克強在國傢工商總局考察時說:“去年我壓瞭一些文件。一些新業態剛出現,一會兒這個要管,一會兒那個要管,這麼多‘管傢’管起來,再多改革也沒用啊,都管死瞭!”總理說:“一定要明確,要在放活的過程中管好,而不是在管理的過程中管死!”

李克強的這段話,道出瞭對互聯網時代政府管理體制的思考。“‘互聯網+’包括體制、政策、基礎理論。”楊培芳說。

呂本富舉瞭打車軟件的例子。“互聯網的介入可能會打破出租車專營制度。”呂本富介紹說,出租的專營與備案是為瞭保証乘客安全,這是國際通用的做法。而如今,打車軟件對司機信息進行瞭摸底,建立起瞭乘客與司機之間的信任。

高紅冰指出,“互聯網+”發展中也遇到瞭某些“制度不適”。目前信息生產力還未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主要是受到瞭原有基於“工業經濟”的生產關系的束縛,具體體現為制度安排上的落後。比如:沒有促進信息(數據)的流動與共享的政策﹔隻有IT投資預算制度,沒有購買雲服務的財政支持制度等。

其實,從今年兩會後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制度層面正著力為“互聯網+”發展掃清障礙。在考察國傢工商總局時,李克強強調商事制度改革,要求工商、稅務、質檢“三証合一”年內務必實現﹔3月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年會上,李克強指出,政府將大力簡政放權,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而據報道,最近已經內部下發的“新電改方案”,力推分佈式能源,為能源互聯網萬億市場的開啟掃清體制障礙。

當然,除瞭體制外,“互聯網+”的發展還需要別的土壤。中央財經大學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建議,政府多把精力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面。高紅冰希望盡快制定國傢雲計算、大數據發展戰略。“同歐美各國採取積極行動相比,我國仍缺乏國傢層面的雲計算、大數據戰略。”高紅冰說。

A786D2DF0E3B0EE5
arrow
arrow

    flp959j3v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